作者:欧拉夫·舒茨·罗贝克 Olaf Schulz-Lobeck
我们的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是这些变化的驱动力。文明起源于简陋的泥屋、木屋和草屋,而当今的现代人开始偏爱在环保的“绿色”建筑中安居乐业了。
当我们开始所谓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我们发现自己正处于一个“家与周围”过渡期的初始阶段。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新篇章,但同时也给个人、社区和社会带来了重负。自上个世纪以来,我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我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社区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我们中的许多人遭受孤独、病困和不快乐。
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在同质化的现代办公楼里、购物中心、连锁酒店、机场、火车站里,高速公路上,或者在屏幕电视、电话和电脑前。法国人类学家马克奥盖称这些地方为“非场所”,意思是上述那些地方改变了我们的觉知性。我们留意到一些东西,但只是以一种偏颇和不连贯的方式,他这里指的“非场所”是那种令人倍感隐姓埋名和孤独的临时空间。
这种“非场所”的概念与“人性化场所”的概念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空间,赋予他们身份,他们在这里可以结识有同样社会价值观的其他人。
不同于传统的“人性化场所”(例如教堂空间),这些进行“流通、消费和交流的空间”存在于历史、关系和身份之外。然而,正如奥盖所展示的那样,这些非场所的无关痛痒和隐姓埋名的孤独赋予给短期居住者一种幻觉,即成为了某个宏大的全球计划的一部分:仿佛是在一次逃亡中对乌托邦城市世界的一瞥。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力量正在创造越来越多的这些非场所,这就是“人们总是而从不在家”的超现代性的症状。
“本慧玛雅社区”是一款智能的整体健康社区的概念,它依托玛雅医学哲学,为社区居民创造正面并有助于健康的福利,以及整体社会和谐的体验及生活方式。我们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别: